查看原文
其他

果蝇中也存在同性恋?

白细胞 生物100 2023-02-13
       果蝇是重要的遗传学实验材料,果蝇的研究成果分别于1933、1946和1955年获得诺贝尔奖,其中最为大家熟悉的是摩尔根的遗传学第三定律——基因的连锁互换定律。
一、果蝇名字的由来

       果蝇英文称为“fruit fly”,其主要食物为酵母菌,腐烂水果易滋生酵母菌,因此在果园、菜场、厨房等地方,特别是腐烂水果处容易发现果蝇。因其喜欢腐烂水果,故命名为果蝇。
2、果蝇的同性恋行为
       雄果蝇懂得浪漫,具有精妙的求爱仪式。当雄果蝇遇见了心仪的对象(雌果蝇)便会主动出击,追上前去,用前腿轻拍对方,接着扇动一只翅膀,唱起“爱的主打歌”,吸引“对面的女孩看过来”。如果通过了初步考验,发生第一次亲密接触,并在接受进一步考验后进行真正交尾。
      上述行为在雄果蝇之间也存在。科学家把许多果蝇放在一只广口瓶内,雌性果蝇成群躲在瓶子的底部和顶部,而雄性果蝇却互相追逐着,似乎在进行狂欢。这些雄性果蝇首尾相连,围成一大圈或排成一个长长的队伍,蜿蜒移动着(上图呈现的是果蝇重要的同性恋行为)。它们一边移动,一边与队伍中的另一只果蝇磨擦着尾部,即进行交尾,同时嗡嗡地哼着动听的音乐。
三、果蝇同性恋行为的遗传因素
      雄果蝇的求偶行为包括6个步骤:尾随、碰触、唱情歌、舔雌果蝇尾端、试图交尾、交配。雄果蝇的同性恋行为,除了最后一个步骤外,其他步骤均可发生。     科学家在果蝇4号染色体上发现一个名为“斯芬克斯”的基因,其作用是抑制果蝇的同性恋倾向。当把缺失斯芬克斯基因的雄果蝇放在一起时,这些雄果蝇首尾相连,围成一个大圈或排成一个长长的队伍,对同性展开疯狂的求爱行动。因此,果蝇的同性恋行为与遗传因素有关。

参考文献:果蝇的祖先天生双性恋(科学世界,2010),图片来自网络。

编辑:白细胞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